-
我在集团的子公司工作,实习期还没有过,现在集团要撤销子公司,我还怀孕了。你能得到补偿吗?
成都法律问答顾问单位开除孕期女性,如果怀孕员工不存在法定过错的,公司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981 人看过
-
您是否希望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支付两倍的工资?
深圳法律问答顾问用人单位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视为签订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故意不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两倍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1375 人看过
-
医院安排我继续深造,现在还没有签订继续深造协议!但我不想违反劳动法吗
上海法律问答顾问您好!需结合约定处理舟山法律问答顾问可同公司协商解决宁波法律问答顾问在医院上班不给签劳务合同算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让劳动部门介入此事。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经济补偿金,所拖欠工资等。劳动者需要主动去收集证据材料,
655 人看过
-
企业如何合法解雇员工,违反法律哪一条?
北京法律问答顾问企业需要解雇员工时,首先要站在尊重的立场上,建议企业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
2087 人看过
-
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7天刚刚通过,接下来两天没有业绩,共9天,被解雇(签订公司给予的员工离职合同),合法吗
长沙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未签订劳动合同在试用期被解雇的有权要求赔偿。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我国劳动合同法同样对此予以保护。在事实劳动关系成立的前提下,若用人单位不合理地辞退劳动者,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向用人单位请求赔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
1033 人看过
-
如果工作三个月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向公司索赔
茂名法律问答顾问公司未签定劳动合同的赔付条款有以下。如果公司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签定劳动合同的,每月要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如果超过一年的,则视为双方订立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566 人看过
-
劳动者合同第七,双方约定的事项,以下三项如何填写
南京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来填写就好,如果除了劳动合同条款规定的内容外,还有其他约定的可以在该项内容写明,比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每月补贴住房费等内容。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
1900 人看过
-
我和公司签了一年的劳动合同,期满了,没有再签。他们说这被视为自动续签,所以我现在必须离开,提前一个月离开
珠海法律问答顾问劳动合同续签是指合同期限届满后双方都有继续保持劳动关系的意愿经协商一致继续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行为。那么劳动合同到期的续签过程是什么呢?1、劳动合同提前30天通知劳动合同期限届满或其他法律、协议终止条件任何一方要求续签劳动合同应提前30天向另一方发出续签劳动合同通知并及时与另一方协商依法续签
2088 人看过
-
从来没有在公司签过劳动合同,也没有理由被迫离职,也没有发工资
西双版纳法律问答顾问用人单位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举报,要求支付所欠工资,另外因没签合同还可以要求支付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的双倍工资。迪庆法律问答顾问公司一直没签合同劳动合同可以在仲裁后起诉。公司一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纠纷,劳动纠纷只能先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再起诉,直接起诉法
1575 人看过
-
我怀孕了,公司被收购了,不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怎么办?
昆明法律问答顾问企业被收购后不影响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由收购企业继续履行,并且不得解除怀孕女职工的劳动合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三条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
1549 人看过
-
你好,王律师,我叔叔在深圳工作。他在公司工作时死于突发疾病。公司没有购买社保,也没有劳动合同,对方也不愿意赔钱。王律师现在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滨州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突然死亡,如果是生病,单位不会有赔偿,只有工伤,单位才有赔偿,至于社保未交,可以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去去投诉,去的时候记得带好身份证还有劳动合同要求劳动监察大队主持解决。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
1060 人看过
-
企业与员工协商终止劳动合同,交接工作已完成,经济补偿未按实际工作年限补偿一个月。员工拒绝签字。企业现在不承认协商终止劳动合同。原来所有的签名都在企业手中,企业现在是否非法终止。
重庆法律问答顾问员工与公司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工会或者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解,协商和调解不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也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内江法律问答顾问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1514 人看过
-
你好,我是喷漆工的新领导。我不打算用我。我每个月都做很多工作,然后我的工资比一个月低
深圳法律问答顾问你好,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惠州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老板要降低工资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老板不可以随意降低员工工资,工资额要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来执行,如果未按合同来支付劳动报酬,是要给予劳动者赔偿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
1750 人看过
-
在公司工作11个月没签劳动合同,交社保怎么办?
太原法律问答顾问社保是强制险,公司必须要为员工购买,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给你交社保,若公司没有买社保或没有按实际工工资交社保,员工可以向社保局要求公司补交过去15个月的社保,但员工向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补交社保,仲裁委会以此事不是仲裁委的受理范围,不会处理。晋城法律问答顾问社保是强制险,公司
928 人看过
-
在哪些情况下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2倍工资
六安法律问答顾问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2倍工资的情形:(一)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当支付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二倍;(三)用人单位违法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四)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1307 人看过
-
工厂工作脸上的过敏老板还是不让我走!没有签订合同,没有购买社会保障怎么办?
昌江法律问答顾问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也没有买社保,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用,并按每月二倍的工资进行支付。用人单位拒绝履行的,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1781 人看过
-
我在学校打扫卫生已经15年了。学校必须分包离开,没有填写合同。我没有缴纳社会保障。我每月休两天假,没有加班费。我该怎么办
吉安法律问答顾问1、如果单位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支付赔偿金;2、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则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3、如果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符合《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则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4、如果有关赔偿事宜无法与
725 人看过
-
你好,我想商量一下,我长期没有固定合同。我们公司上周五开业代表大会上的佣金计划。竞争岗位调动会上的录音录像现场签名等一系列动作可能不是竞争岗位的好岗位——降薪岗位调动就是销售——也是降薪或者离开公司。
运城法律问答顾问你好,可以去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劳动合同签订后没有发到劳动者手中一份,已违法在先。如果调岗后在劳动合同约定时间内降薪违法在后,应该会得到合理的处理。新乡法律问答顾问无固定合同被调岗降薪,劳动者不同意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一致,用人单位依旧提出调岗降薪的,劳动者可以
1745 人看过
-
劳动争议咨询,20个月未签订劳动合同
南阳法律问答顾问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用人单位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报酬。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
1017 人看过
-
你好,我来咨询一下。我爸爸在工厂工作,受伤了。工厂是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小工厂。他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我爸受伤了,他答应赔偿。但是现在他说他没钱,想借钱,但是医院的费用还是没交。我该怎么办?
重庆法律问答顾问有关工伤赔偿争议,协商不成,到公司所在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公司所在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
1948 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