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网上招嫖见面后付了钱,但是没有关系,然后他就不给我退钱了。我报警了。警察要拘留我5天。我合理吗?
恩施州法律问答顾问你好,建议协商,协商不成可以起诉黄冈法律问答顾问你好:报警解决依法处理律联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686 人看过
-
你好,我骑着电瓶车被逆行电瓶车撞了。交警判他是全责。他一直拖着不给我修车。后来他报了保险公司,说只付了80%。撞到我的那个人不愿意付20%。我可以让保险公司把上次检查的费用拿给我修车。这个要求是合理的
广州法律问答顾问发生车祸后,如果双方对赔偿产生纠纷而对责任划分意见相同的,应该及时报警和向保险公司报案,由交警按简易程序出具责任认定,由保险公司对车辆损失(修理费)进行估价。韶关法律问答顾问车祸赔偿,首先要看交警部门是否对此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如果是你的全责,则由你方依法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损失;如果双
1120 人看过
-
在一家工厂工作的开始,老板说工资是191小时,现在不给他,他说不是191小时,怎么处理
重庆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老板不给工资的处理办法: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法律依据
744 人看过
-
我们在这里租了一家商店,但是承包商没有钱给房东租金。现在让我们在4天内搬走。之前交的押金也说没钱就不给我们,现在找不到搬店的地方
南京法律问答顾问一、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该如何办1、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房东可以向当地公证机关提出申请,请公证人员对租客的物品进行现场清点、封存并出具公证书;清点财物时邀请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有关人员到场见证签字备案,财物清点完毕后将其集中临时置于其他地方,腾空房屋重新出租。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521 人看过
-
合同期满后,我继续工作几天,发现不适合提前一周申请离职。单位说要提前一个月申请离职,因为合同期满我还在工作,单位领导没有异议,相当于续签合同。如果我坚持不等一个月离职,我有权不给我当月的工资。我今天没
北京法律问答顾问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保定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员工没有提前一个月提出辞职,是属于员工违纪,但是只要员工和单位完成交接,办理离职手续,单位都是需要和员工结清工资的。员工因为工资问题和单位出现纠纷,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索赔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835 人看过
-
你好,我在一个没有手续的工地上班,上个月工资拖欠2.1万元,包工头耍花招不给钱怎么追钱?
南京法律问答顾问老板拖欠工资,先找老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镇江法律问答顾问老板拖欠工资,先找老板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裁决,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宿迁法律问答顾问老板拖欠
1810 人看过
-
如果公司不给我发工资,我该怎么起诉呢?
石家庄法律问答顾问公司不发工资的投诉方式:一般来说,当事人应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或者依法申请仲裁、提起诉讼。公司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工资。公司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
1653 人看过
-
工地老板拖欠工人工资,没有缴纳社会保险,没有缴纳保险,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向他要钱,他不给
泸州法律问答顾问工地老板欠工人钱不给的解决办法如下: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2、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4、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1153 人看过
-
租相机到时间不归还相机,也不给租金
通化法律问答顾问你好,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解决松原法律问答顾问你好,租期是多长时间?具体情况长春法律问答顾问你好,协商不成,起诉解决律联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1270 人看过
-
买猫不给证书,合同给的地址也是假的
哈尔滨法律问答顾问已经签订了合同吗?能确定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信息吗?这个合同真假也不是说。地址不一样,或者是有其他就是假的,还是要具体的进行一下分析大庆法律问答顾问您这边是什么合同问题呢鹤岗法律问答顾问要看合同具体内容等确定律联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1762 人看过
-
就是老板说他弟弟的两个人过来两天给我走,然后过来不给我走。然后他说找个人过来让我走,然后就不给我走了。他总是这样拖我怎么办?
天津法律问答顾问法律分析:不可以直接走人,应当书面告知。员工应该向劳动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索赔。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
1715 人看过
-
昨天七天试岗期通过,今天想离职,公司不给工资
成都法律问答顾问劳动者一般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的,能在三十日后离职。试用期的劳动者只要提前三天通知单位即可,到期直接办理离职手续,并且要求单位结清工资。若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1830 人看过
-
您好,我今天在火车站被骗了一千块钱不买的东西强行你买不给钱不让走
鄂州法律问答顾问如协商不成,可以起诉解决襄阳法律问答顾问报警处理就可以了宜昌法律问答顾问认为被骗,可以报警,要写报案材料,写明报案人的身份信息、联系方式,被骗过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以什么方式行骗,在场人都有谁,如何交付款项及金额,复印身份证、付款证据,警方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立案,开具回执。
597 人看过
-
你好离婚好几年了,前夫不给孩子抚养费,怎么拿回抚养费呢?
杭州法律问答顾问要回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具体方式如下:直接抚养孩子一方可以依据离婚协议向另一方索要孩子的抚养费。若是协商不成的,则可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后作出判决的,被告一方仍不支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
1117 人看过
-
工作两个月,老板说要搬地址,然后让我在家等。等了一个月,没有消息。我告诉他要求赔偿。如果他不给我,他会去劳动仲裁。然后他说如果他不搬地址,他就关门了。我怎么能要求赔偿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银川法律问答顾问工厂搬迁老板不赔钱首先可以协商。双方当事人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之上,就补偿事项协商一致,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其次,协商不成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中卫法律问答顾问1.当事人双方之间可
1883 人看过
-
如今我在北京租房,全是2房东,怕租房后房东自己来收房,中介不给换房或退房,在合同中加什么可以避免
北京法律问答顾问因房屋中介问题所产生纠纷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就合同的约定方式进行纠纷处理。如果处理不成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解决问题。石家庄法律问答顾问按照合同约定处理保定法律问答顾问您好,这个请问是否有签订的租房合同呢?律联网lawun.net,致力打造一个律师咨询、在线学习的法律法规知识平台
1469 人看过
-
现在单位裁人,以上班期间请假为由说你矿工不给赔偿
娄底法律问答顾问你好,请按单位制度处理解决益阳法律问答顾问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湘西法律问答顾问劳动者无故被单位裁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双倍赔偿金: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
957 人看过
-
我和男朋友分手了时候,男朋友拿了我的手机。现在我们分手了。我想借他的钱和我的手机回来。他不给我怎么办?
深圳法律问答顾问分手了男朋友要求还钱的,可以先确定借款的性质,如果是赠与的财产,则不需要偿还,但是如果存在借贷关系,则当事人应当根据约定偿还欠款,否则对方可以提起诉讼。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
1736 人看过
-
你好,我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准备离职,10月20日提交离职申请,分别给人事经理和总经理,然后用微信给人事经理,但公司要求我呆3个月,否则不给我离职证明,没有离职证明下一家公司不能签合同,这种情况怎么办
成都法律问答顾问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私营企业主要必须具有公民资格;劳动者一方必须具备劳动行为能力和劳动权利能力。绵阳法律问答顾问签订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向被招工人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被招工人也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双方经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1634 人看过
-
断绝关系后,家里不给户口簿结婚,不分户口怎么办?
琼海法律问答顾问你好,建议与家里人协商解决三亚法律问答顾问1、本人的户口薄、身份证。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3、离婚证。若离过婚的当事人恢复夫妻关系的,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
785 人看过